三鋒鮫屬

維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書

三鋒鮫屬
化石時期:336–326 Ma
下石炭統
弓形三鋒鮫的復原圖
科學分類 編輯
界: 動物界 Animalia
門: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
綱: 軟骨魚綱 Chondrichthyes
目: 弓鮫目 Hybodontiformes
科: 三鋒鮫科 Tristychiidae
屬: 三鋒鮫屬 Tristychius
Agassiz, 1837

三鋒鮫屬學名Tristychius)是一類已滅絕的弓鮫類鯊魚,生存於下石炭統(大約 336 - 326 百萬年前)的蘇格蘭地區。

描述[編輯]

這種動物與現在的白斑角鯊Squalus acanthias)較為相似,其體長約60厘米,有一個不對稱的尾鰭(歪形尾),上葉非常發達,下葉較小,臀鰭位於尾鰭的正前方。由於背鰭、胸鰭和腹鰭十分發達,三鋒鮫屬擁有看起來較大的外形。兩個背鰭在底部都有一個三角形軟骨支撐,前面有一根鰭刺(第一個背鰭的鰭刺比第二個更傾斜,就像櫛棘鯊目一樣)。三鋒鮫屬的胸鰭關節有三個基部,但有一個後鰭軸骨,就像楔棘鯊屬異棘鯊目一樣;此外,橈側軟骨也和異棘鯊目一樣在該軸骨的上方和下方都有關節連接。

三鋒鮫屬的主要特徵與鰓裂有關,後者由軟骨支撐的鰓蓋覆蓋;類似的結構存在於其他一些古生代的軟骨魚類中,如西莫利鯊目Cobelodus屬和異棘鯊目外側棘鯊屬,但在任何其他弓鮫類鯊魚中都不明確。三鋒鮫屬的牙齒很鋒利,與其他古代鯊魚(如楔棘鯊屬)的牙齒相似,但只有兩個小的側尖。三鋒鮫屬的上下頜骨各有大約有40對牙齒,總共有大約500顆牙齒,顎骨結構與大多數古生代板鰓類相似。

分類[編輯]

1837年,路易士·阿格西根據背鰭處的一根單獨的鰭刺首次描述了弓形三鋒鮫(Tristrichius arcuatus);後來蘇格蘭東柯克頓遺址發現了或多或少完整的標本。三鋒鮫屬被認為是弓鮫目最古老和最基底的代表之一,這是一類「鯊魚」,在中生代有相當大的分佈範圍,並且與現在的鯊魚有相似之處,但它們已經過於特化,無法被視為現代鯊魚的可能祖先。另一類相似的弓鮫目是指鰭鯊屬,它們的化石總是發現於蘇格蘭的石炭紀地層。

古生態學[編輯]

三鋒鮫屬的體形表明,它的游泳速度相當慢,但能在湖泊環境中自如活動。背部的大鰭刺可能是它們的防禦手段。

參考資料[編輯]

  • L. Agassiz. 1837. Recherches Sur Les Poissons Fossiles. Tome III (livr. 8-9). Imprimérie de Petitpierre, Neuchatel viii-72
  • GIEBEL, C.G. (1848) Die Fische der Vorwelt, mit steter Berücksichtigung der lebenden Fische. Erster Band: Wirbelthiere. Dritte Abtheilung: Fische: i-xii, 1-467. Leipzig (Brockhaus).
  • STOCK, T. (1883) On the structure and affinities of the genus Tristychius Agass. Annals and Magazine of Natural History, (Series 5), 12: 177-190, pl. VII
  • TRAQUAIR, R.H. (1903) On the distribution of fossil fish-remains in the Carboniferous rocks of the Edinburgh district.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Edinburgh, 40 (3): 687-707 DOI: 10.1017/S0080456800034761
  • WOODWARD, A.S. (1924) On a hybodont shark (Tristychius) from the Calciferous Sandstone Series of Eskdale (Dumfries-shire). Quarterly 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, 80: 338-342
  • JEANNET, A. (1929) Additions et rectifications à la note intitulée: Les poissons fossiles originaux conservés a l´Institut de Géologie de

外部連結[編輯]